纳米材料应用技术创新论坛(第11期:能源与催化)
 2021年6月28日-30日,太阳成tyc33455cc官网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
 
  
   
    
     2021年6月28日(星期一),纳米中心417会议室  | 
    
    
     15:00-18:00  | 
     参观中心展室,座谈:能源与催化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 | 
    
    
     2021年6月29日(星期二)上午,纳米中心425会议室  | 
    
    
     08:30-08:40  | 
     张平余主任致辞  | 
     主持人: 张经纬  | 
    
    
     08:40-09:20  | 
     张    煌 副教授(西北工业大学) 报告1:可持续电化学储能:材料与器件设计  | 
     主持人: 李秋叶  | 
    
    
     09:20-10:00  | 
     王    科 副研究员(西北工业大学) 报告2:基于原位透射电子显微学的硬碳与二维WS2材料的储钠性能研究  | 
    
    
     10:00-10:20  | 
     茶    歇  | 
    
    
     10:20-11:00  | 
     涂用广 副教授(西北工业大学) 报告3: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界面调控及临近空间应用探索  | 
     主持人: 田志红  | 
    
    
     11:00-11:30  | 
     刘飞鹏 副教授(西北工业大学) 报告4:钯/降冰片烯协同催化构建多取代芳基化合物  | 
    
    
     11:30-12:00  | 
     赵    阳 副教授(西北工业大学) 报告5:多功能、高安全性的新型柔性储能器件  | 
    
    
     2021年6月29日(星期二)下午,纳米中心425会议室  | 
    
    
     15:00-18:00  | 
     学科规划座谈  | 
    
   
  
  
 
  
  
 专家简介
 张  煌:
 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研究所副所长、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;德国亥姆霍兹乌尔姆研究所客座研究员;本科毕业于江南大学,硕士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,在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完成预博学习,博士毕业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,师从德国科学院院士、电池电化学专家Stefano Passerini教授。近几年主要从事电池可持续发展以及储能应用相关的研究工作,包括锂/钠离子电池以及水系电池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材料设计等;在Angewandte Chemie,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, ACS Energy Letters, Nano Energy等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。
 王  科:
 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研究院开放共享中心副主任、副研究员,2019年获得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,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Northwestern University博士联合培养。主要从事新型锂/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以及固态电解质材料等方面的研究。2021年获得西安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项目支持,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自然基金、上海航天科技创新基金等项目3项,在能源与材料领域国际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4篇,其中包括SMALL,J. MATER. CHEM. A 等一区论文8篇,ESI高倍引论文1篇,封面论文1篇。在读期间,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,工信部创新一等奖学金,优秀毕业等荣誉,撰写硕士学位论文荣获全国化学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优秀论文。
 涂用广:
 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研究院副教授,工学博士。分别于2012年6月和2017年6月获得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士、博士学位,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,在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。研究方向为铅卤钙钛矿薄膜的制备优化、高效正式介孔/平面型钙钛矿光伏器件的构筑、钙钛矿光伏器件在临近空间的应用探索、无机半导体材料的合成。近年来,在Advanced Materials、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、Nanoscale、Science、Nano Energy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,被引总计900多次,H指数16。其中1篇论文被选为封面文章,1篇论文被选为内封底文章。相关研究成果受到美国物理研究门户网站Phys.org、美国科学促进会(AAAS)网站EurekAlert以及Solar Daily等多个国际知名网站的关注和报道。
 刘飞鹏:
 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研究院副教授,工学博士。于2019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力学博士学位,期间在芝加哥大学化学系进行联合培养学习;研究工作主要涉及不对称催化、过渡金属催化、天然产物合成、有机光电材料设计与合成等。近5年来,在Chem.、Angew. Chem., Int. Ed.、J. Am. Chem. Soc.、Org. Chem. Front.、Chem. Eur. J.、J. Nat, Prod.、Anal. Chim. Acta.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12篇。其中,一篇被选为热点文章,一篇被选为内封面文章,两篇被X‐Mol点评。
 赵  阳:
 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,2020年获复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,研究兴趣为高安全性柔性储能器件、多功能柔性储能器件和可植入式柔性储能器件等。近年来,在Angew. Chem. Int. Ed.,Chem,Adv. Funct. Mater.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一区SCI学术论文19篇(影响因子均大于10),论文共被引用1500余次。研究成果申请中国发明专利6项,其中4项已获得授权;参与编写国际著名出版社出版的中英文专著4部。